购彩中心

 

预约挂号电话

010-59313313

不孕不育诊疗项目

孕囊在长,却未见胎心胎芽,怎么办?

发布时间:2021-08-02    来源:北京华博医院

  小吴和老公结婚2年,一直备孕未果,前段时间到北京华博不孕不育医院系统治疗后怀孕了,夫妻俩给夏从芳主任发来微信道喜,但是就在前天,小吴焦虑的跟夏从芳主任说:"孕6周去B超,没有看到胎心胎芽,是不是胎儿不好了?"

  刚开始夏从芳主任的心也是咯噔一下,但是定睛一看是孕6周,安慰她休息1周之后再去检测,果然在孕7周的时候测到了胎心胎芽~

  其实像小吴这种怀孕后每次B超都会关注孕囊大小和胎心胎芽的人不在少数,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从容不迫,不被自己“惊吓”到呢?

 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孕囊、胎心、胎芽这些名词都代表了什么,又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呢?

孕囊、胎芽、胎心

  孕囊、胎芽、胎心,在孕早期是根据时间顺序出现的。也就是在子宫内先出现孕囊(确定宫内孕),再出现胎芽(确定孕周),最后出现胎心(提示宝宝存活)。

  孕囊(孕30—40天)

  是怀孕最初胚胎的形态,被羊膜、血管网包裹的小胚胎。 孕囊一般只能在孕早期看到。一般情况下,怀孕5周以后,B超可看见小胎囊,胎囊约占宫腔不到1/4,或可见胎芽。在孕11周时,通过B超就可以看到孕囊完全消失,胎盘清晰可见,而孕囊担当的就是一个护宝使者的使命。

孕囊和卵黄囊的检查

  孕囊位置在子宫的宫底、前壁、后壁、上部、中部都属正常;形态圆形、椭圆形、清晰为正常;

  胎芽(40—50天)

  在受精卵发育过程中,最初两周称为孕卵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各种器官的逐渐形成,在孕8周以前,称为胚胎(或胎芽);妊娠三周至妊娠第一个月四周称为胎芽期,胎芽身长0.5—1厘米状如小海马。

  胎心(50—60天)

  是胎儿在子宫内心脏跳动的声音,音色清脆,节律整齐,通过听胎心可了解胎儿健康情况。 一般在怀孕7周左右,就可以用B超声设备看到胎儿心跳。 胎儿小于5个月时,听胎心位置通常在脐下,腹中线的两侧。胎儿6—8个月时,随着胎儿的长大,胎心的位置也会上移。 由于胎动通常是胎儿手脚在动,所以右侧感到胎动频繁时,胎心一般在左侧;左侧感到胎动频繁时,胎心一般在右侧。头位和臀位也可以影响胎心的位置,头位时胎心在脐下,臀位时胎心在脐上。

怀孕多久可见胎芽、胎心?

  对于正常的宫内妊娠来讲,一般B超检查在孕6-7周时,即可见到宫内胎芽及胎心管搏动。如果超过孕七周仍没有胎芽及胎心,孕妈妈要考虑胚胎停止发育可能,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胎儿的情况。 一般来说,8-10周左右去做B超就有胎心,不过过早做B超,是不容易见孕囊的影子,太小了。

孕检不见胎芽胎心?

  孕检不见胎芽胎心,胚胎有问题吗?

  怀孕早期孕囊偏小一点,胎芽胎心会出现的比较晚,并不代表胚胎就一定有问题。若月经不规律或者体内卵子排出时间比较晚,有的时候月经周期长一点、受精的时间晚一点、着床的迟一点,那么孕囊就会小一点。

  因此,若在孕检的时候看不到胎芽胎心不要过于担心,可能是受孕时间比较晚导致的。可以选择再过10天或者一周左右进行复查,再做孕检的时候或许就可以看到胎心胎芽。

  胎芽胎心最晚大概在6~7周出现,也有少数在孕8周左右才会出现。也有的孕妈特别早,孕5周左右阴道B超就发现有胎芽,每个孕妈的情况不一样,不要太紧张了。

孕检只见胎芽,不见胎心?

  孕检只见胎芽,不见胎心?

  很多女性朋友会选择在孕8周左右的时候去做孕检,而且这个时候通过彩超检查也可以看到胎芽,只见胎芽没见胎心可能是胚胎,比月经孕周小,只要胚芽发育良好,那么过段时间胎心也会尽快出现。

  所以对于那些在做早孕检查的女性朋友而言,不要过于担心,放平心态或许有助于促进胎心胎芽最早的出现。

  如果孕囊小没有出现胎心是正常的,一般情况下,孕囊直径达到20mm左右就可以见到胎芽了,如果孕囊直径超过25mm还看不到胎芽,或者胎芽超过2mm还看不到胎心,就提示胚胎有可能停止发育。

  不正常情况:胚胎停止发育

  如果发现 HCG 数值的增长情况不好甚至开始下降,复查 B 超时仍然没有看到胎芽胎心,那就需要考虑胚胎停止发育的可能性。

  胚胎停止发育,就像一颗已经坏掉的种子,没办法生根、发芽和生长。

  一旦确诊胚胎停育,医生会建议准妈妈尽早做手术,拿掉胚胎。因为如果停止发育的胚胎在子宫里待的时间过长,可能会与子宫壁紧密粘连,增加手术难度。

  同时,医生也会给准妈妈做一系列检查,排查胚胎停育的原因,为下一次怀孕做更好的准备。

热门搜索

友情链接

医院地址:北京市南三环东铁营桥往南300米
健康热线:010-59313313
门诊时间:08:00-17:00(全年无假日医院)
版权所有:北京华博医院
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444号
(京)医广【2021】第02-10-0184号
特别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
Copyright©2010-2021 All rights reserved